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9:25:09
作为全球化的核心意识形态,消费主义首先是从意识上,然后才是从经济上将中产阶级从民族国家内部分离出去,从而成为世界的中产阶级。
此外,美国能源成本的降低也对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银行在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投资不能超过一只基金总资本的3%,另类投资总规模也不能超过银行有形股权的3%。
这些限制的目的就是受联邦担保的资金将不能从事高风险活动。自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美国经济因受减税中止以及强制性政府开支削减的双重打击,经济状况是否会如同坠落悬崖般急速恶化,即是否会出现所谓的财政悬崖的担忧正进一步扩大。自动化机器能让手机、电脑和电视的生产重返美国。日前美国的高盛也列出了他们认为的八大颠覆性技术,分别是电子香烟,癌症免疫疗法,LED照明,可替代资本,天然气发动机,软件定义网络,3D打印和大数据。更进一步,到2030年屋顶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将低至0.06美元/kWh。
由电脑控制的自动缝纫机可以替代人工,一针一线缝制设计好的衣服,生产线上将看不到人。美国的石化行业与钢铁行业争先建设以天然气为燃料或原料的工厂。更重要的是,推进与自由货物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配套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航运金融交易平台,允许境内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和航运远期交易。
未来前景和投资机遇根据申报方案,涉及投资、贸易、金融、行政法制多项改革试点的上海自贸区,希望能够用两至三年的试验,推进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开放,以及综合实现一系列创新改革目标。区内符合条件的公司从事离岸业务收入,也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仅此而已。中国也被迫同时积极地在三线作战以应对,一线是中欧贸易协商和自贸区谈判,先对冰岛、瑞士,然后再推进到中心国家。投资当然也是双向的,鼓励中国资本从自贸区向海外直接投资。
其实这应该也是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的预演,中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与美方进行实质性磋商。上海要做贸易中心,尽管有航运的优势,但是比不过舟山和宁波,所以上海的目的不是做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而是做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伦敦不过就是几百万标箱)。
中国目前的困境有点类似一个天龙八部里的珍珑棋局,只有大胆落子,才能绝处逢生。四、行政的精简化:自贸区将实施一线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一线指国境线,彻底被不断强调。对上海自贸区而言,更多的比较是来自于香港。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在自贸区内更多的市场形成、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方面的工作交给市场自己,例如自律的行业协会、同业机构和社会团体,去自行完成并形成规范。
其实自贸区真不需要什么特殊政策,需要的是创新、放松管制和小政府。因此设立上海自贸区也正是本届政府力图推动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这些设计这不仅会促进相关的服务贸易、服务外包行业(包括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租赁、检测维修、审计会计等)的发展,还降低了跨国企业进行全球资源调配和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的门槛和成本,将助力于自由贸易港的繁荣。FT中文网对此议题会持续关注,敬请读者期待。
其意义绝对比肩甚至超越第一轮以开放促改革时建立的深圳经济特区,这正是当下中国全力推进改革的一个缩影,它不是一两项税收优惠,也不是招商一两家骨干企业,而是机制和体制的真正全面创新和升级。但不幸的是,这又是技术上最复杂和风险最大的环节。
先前媒体报道的各部门的阻碍应该不是空穴来风。简单的说,就是用知识(密集型产品)换劳动(密集型产品),后发国家老是用鞋子、袜子换win7、万艾可肯定是吃亏的。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企业入驻需求增多,负责园区管理、建设以及周边区域房产开发的公司或将受益(关注森兰和前滩项目)。因为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而国际化不过是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市场化而已。一段时间以来,跟投资者交流,大家共同而且本能的反应就是too good to be true(好得不像是真的)。因此还是得采用最小公约数原理,找到其中的交集并推进自身的转型发展,跟以前的漫无目的摸石头相比较,这里的目标更清晰,时间节点明确,倒逼力度和效果应该更强。由于新一轮的游戏规则基本都是美国定的,如果整个国家要进去可能有困难,这意味着要跨越可能长达数十年的历史阶段,这对于整体依旧落后而且地区间生产力差距巨大的中国经济来说,有其现实难度。自贸区不会做成集装箱的堆场,并探索同大长三角周边地区的错位竞争和有效协同合作。
预期率先在试验区范围内改革投资项目管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管理、工商登记这三个环节。在笔者的《中国秘笈:摸石头、山寨机和锦标赛》一文中,我指出中国过去的核心驱动力本质上是——半市场化的要素垄断定价加速了资本积累和促进了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因此自贸区内投资会大部分实行备案制,取消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等诸多限制。鼓励成立对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品创新,逐步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并提供相应的中介服务,支持富余产能向境外有序转移,让自贸区同时成为中国资本走向世界的平台,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
但别忘了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啊。这也是上海的新机遇、新使命和新征程。
目前来看,因为有关法律停止实施的时限是三年,因此上海自贸区第一个试验期和保护期应该最多就是这么长,当然一旦试验成功,就不排除会继续扩大口岸开放,实现由点带面的大规模突破。如果直接遵守其中的环保、知识产权、劳工保护以及国有企业等条款(还有农产品),就等于自废武功。而且自贸区绝不是一个温室,而是一个货币竞争的真正的学习班和竞技场。因此在TPP、TTIP、PSA的围追堵截和二次入世的外在压力下,在内生改革需要动力和推力的重要关头,作为七大改革顶层设计,至上而下拉动新三驾马车的核心抓手,以及自下而上的全面积极试验和回应,上海的自贸区试验意义非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它是一项真正的国家战略。
3)进而企业有一套根据国际会计标准独立审计的,并使用于任何目的清晰的会计审计报告,企业受到破产法和财产法的管辖,营运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受到保障。可能央行是其中比较积极的,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它内生目标,也可以竞争到目前仅属于美联储这宇宙第一大央行的地位和话语权。
二是其他地方自贸区会不会跟上,管理层是有可能会放出其他赛马来进行平衡和竞争,目前等待加入自贸区试点的区域名单很长,例如前海(对接香港)、福建(对接台湾)、广西云南(对接东盟),新疆(对接中亚),内蒙古(对接蒙古)、天津(对接东北亚)等。所以如果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改不动,那就不妨开放多些、大点。
这一点对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来说也是意味深长,目的是消解既有政府部门的审批权以及相应的设租、寻租能力。离岸贸易的最核心要点是解决跨国公司的资金管制问题,自贸区内企业允许搞一个国际资金池和国内资金池,当中设计有互联互通的管道,力图实现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以便建立跨国企业的全球资金管理中心。
法官问劫匪,为什么抢银行?回答是因为那里有钱,为什么投资新兴市场呢?因为那里高增长赚得到钱。其实长三角的广阔腹地,以致整个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需求的支撑、以及上海对亚太和全球的贸易触角、投资辐射能力,并且能够使得境外境内两种资源有效对接,才是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影响力能级,因此不排除未来自贸区会推广到浦东甚至是上海全境。貌似规模已经不小,香港现在官方口径7000亿,实际可能有1万亿,台湾也有4000亿,加上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就更多了。可扩展性和复制性那么自贸区的可扩展性和复制性又如何呢?这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自贸区自身区域是否有扩展空间,28平方公里很小,现在做的很多文章其实是在28平方公里以外的(例如临港新城)。
2、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以及相关税收、汇率政策优惠,相关港口、航运、机场、物流、仓储、商贸等行业发展将直接受益。【编者按】作为李克强经济学破冰一步,上海自贸区的引发诸多关注。
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国,第二大的资源消费国和未来的最大消费国,但中国在目前全球货币竞争格局中仍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此自贸区建设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要在现有的开放试点里,化繁为简,减少行政成本,提供一条整合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有效路径。
这里面最核心部件有两个,一是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包括资金、运营和营销),另一个就是构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如果试验失败了,由于限定范围,影响也有限,而一旦成功,就可以进一步扩大推广并全面对接整个中国经济。
发表评论
留言: